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银饰锻制技艺(鹤庆银器锻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本届推选宣传活动启动以来,社会各界反响热烈,各地文旅厅非遗处、非遗保护单位、专家和网友积极推荐候选人。收到各方推荐人选后,组委会经过合规性审查,并根据参选人个人情况和专家意见,选出了包含传承人、艺术家、管理者、研究者、传播者等在内的100位候选人。接下来,将由光明日报非遗传播专家委员会及专家评审团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复选,从100位候选人中推选出30位提名候选人。最后根据网络评议和专家评议,从30位提名候选人中选出10位2023“中国非遗年度人物”。
“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宣传活动自2017年以来已成功举办6届。此次活动将全面总结2023年各地因地因事制宜、创造华体汇体育首页性开展非遗保护工作的成效和经验,精准聚焦本年度重要非遗传承实践,展现广大非遗人孜孜不倦的坚守和探索,以提高全社会对非遗保护事业的关注。
李福明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银饰锻制技艺(鹤庆银器锻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李福明,男,白族,1977年生,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草海镇人。1998年,在了解了一定的金属结构技艺后,开始回乡学习手工银器的设计与制作,一直致力于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2013年至2018年,完善与恢复了银器金银错不同金属材料镶嵌的技艺,获得6个国家专利。
2015年至2019年,成功开发铜包银技艺以及铜银表面着色处理,获得3个国家专利,填补贵金属表面上色的单一性,改变了铜银传统技艺的局限性,铜包银技艺已经成熟运用到作品中,通过李福明传播,此技艺已经成为鹤庆银器最典型的创新性技艺,并得到大力推广应用。
2018年至2022年,李福明开发的竹丝扣银系列、玉雕与银器系列、木雕与银器系列等银饰锻制技艺获得3个国家专利。
段四兴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木雕(剑川木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段四兴,男,白族,1973年生,大理州剑川县金华镇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正高级工艺美术师,剑川兴艺木雕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1995年,段四兴和父亲段国梁一起创办了剑川县兴艺古典木雕家具厂华体汇体育首页,主持并参与研发了新款木雕家具“直背龙凤椅”十件套及多种旅游工艺品。参与了昆明西山华亭寺大雄宝殿、天王殿、藏经阁的修复,段四兴参与设计雕刻的大型木雕作品《大理国张胜温画卷》总长97.6米,高1.8米,现收藏在云南民族博物馆,是迄今剑川木雕中最长的作品。
为了剑川木雕能更好地传承下去,2007年,剑川县文体局在剑川县兴艺古典木雕家具厂成立了“剑川县木雕技艺传习院”,由段四兴担任传艺工作,对年轻一代进行剑川传统木雕技艺的传授和培训,并对反映剑川木匠生产生活的民间故事、歌谣和老一辈木雕艺人的经验进行收集整理,编写成教材,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先后培训了300多名学员,同时还与剑川县残联合作举办了3期残疾人木雕技艺培训班,共培训60多名残疾人学员。他和父亲创办的剑川县兴艺古典木雕家具厂,于2014年被文化部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示范保护基地”,被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
2018年5月,段四兴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木雕(剑川木雕)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姜宗徳,男,白族,1965年生,大理州剑川县甸南镇兴水村人。姜宗徳从小酷爱民间民歌,在放牛羊、打柴以及田间劳动中经常打歌对调,课余时间也爱好民间对歌。从2000年起,曾20余次获得省、州各类民歌大赛特等奖,一等奖等。曾多次应邀赴上海、北京、山西、广州、武汉等地进行民歌演唱大赛和学术交流,受中华体汇体育首页央电视台音乐频道采访与报道。2009年11月,曾应邀到中央音乐学院授课,主讲白族三弦弹奏法。
在演出之余,姜宗德长期深入到民间挖掘、搜集即将失传的民歌民谣。现已收集到《牧羊歌》《打柴歌》《农耕调》等白族本子曲和上百首民间小调。在注重自身学习的同时,姜宗徳还非常注重人才的培养,现已传带出青少年民歌歌手100多人。同时与民间歌手李宝妹和其他歌手出版发行了数十集白族民歌专辑,出版后免费向民间捐送上千盘,为弘扬民族文化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姜宗徳所创作的白族调,极具白族民歌风味,内容深刻,意味深长,声调押韵。演唱时,声音圆润,感情投入,颇得听众喜爱。无论对唱或独唱,都可以自行伴奏三弦,弹奏与演唱配合得相得益彰。
2018年5月,姜宗徳被文化和旅游部认定为剑川白曲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3月27日上午11点至12点,大理州投资促进局将做客《政风行风热线》,就全州招商引资政策、营商环境优化、重点产业培育等内容华华体汇体育首页体汇体育首页,与朋友们进行沟通交流,希望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点击下图进入留言区,留下您所要反映的问题,工作人员会将问题汇总给相关部门并及时向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