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汇APP下载(中国)官方网站

您当前位置:

华体汇APP下载(中国)官方网站 > HTH新闻动态

图文实录 平凉市生态环境局生态环华体汇体育首页境保护工作例行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23-12-23 浏览次数:

  2023年12月22日上午,平凉市生态环境局召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例行新闻发布会。市生态环境局生态环保督察专员秦钧海主持并通报2023年度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和重点污染防治措施落实情况,市生态环境局环境影响评价科负责人朱福林同志、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环境信访投诉受理中心主任高淑霞同志、市生态环境应急事务中心主任郭志峰同志分别回答记者提问。

  欢迎参加平凉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例行新闻发布会,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媒体有:甘肃日报社、甘肃广播电视台、平凉市融媒体中心等省、市媒体的记者朋友们,欢迎你们的到来。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主要向大家通报2023年度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和重点污染防治措施落实情况,市生态环境局环境影响评价科负责人朱福林同志、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环境信访投诉受理中心主任高淑霞同志、市生态环境应急事务中心主任郭志峰同志分别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2023年,平凉市坚持以习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对甘肃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以全域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为统揽,深入实施污染防治攻坚、突出问题整改、流域环境治理、生态保护修复,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绿色平凉建设成效明显。崇信县今年被命名为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成为甘肃省第二个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双创”县。

  (一)环境空气质量:1—11月份,平凉中心城区有效监测天数334天,优良天数298天,优良比率89.2%;PM10和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58微克/立方米和2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7%和3.7%。

  (二)水环境质量:全市13个地表水国控、省控断面水质综合评价结果全部达标,水质优良率100%;14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和6个地下水考核点位水质综合评价结果全部达标。

  (三)土壤环境质量:全市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安全稳定,未发生因土壤污染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事件。

  (一)完善治理体系,生态立市根基逐步夯实。市委五届六次全会提出建设陇东综合能源、先进装备制造、文旅康养“三大基地”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农业精品培育“两个示范区”的奋斗目标,把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作为建设现代化幸福美好新平凉的重要支撑,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了《平凉市全域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实施方案》,举全市之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印发了《平凉市全域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实施方案》《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及监管管理方案》以及重点领域年度工作要点,出台了《平凉市生态环境社会化第三方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领导干部干预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和处置制度》,进一步明晰党委、政府、企业、公众等主体权责,完善了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和协同治理体系。

  (二)全面排查整治,生态环境问题有效整改。始终把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作为底线性任务,“一个问题、一套方案、一个工作组”,一抓到底推动落实。截至目前,两轮中央督察涉及的42项整改任务、两轮省级督察反馈的75项整改任务全部完成整改,交办的564件信访问题全部办结。2021年、2022年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警示片反馈的4个问题全部整改销号。部署开展全市各类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回头看”和清零攻坚、全市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等多个专项行动,建立县区自查自纠、市级复核验收排查整改工作机制,聚焦7大类21个方面开展拉网式排查、清单式整治、动态化管理。高标准、高质量配合保障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各项工作开展,针对督察组交办的群众举报、调阅资料关注重点和下沉督察指出问题,在全市范围内集中部署开展群众举报办理攻坚清零等9个方面专项行动,推动全市生态环境问题即知即改、立行立改、边督边改。

  (三)实施靶向治理,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改善。始终坚持目标导向,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坚决守好平凉绿水青山。一是打好蓝天保卫攻坚战。围绕打好燃煤、机动车、扬尘、工业企业华体汇体育首页、生活面源和臭氧污染防治“六大标志性战役”,部署开展中心城区空气环境质量改善攻坚行动,积极调整优化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管控范围,规范运行洁净煤集中配送体系,建成投运黑烟车抓拍系统,持续加强施工场地、道路交通、地块扬尘管控,加快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坚决防范空气质量反弹。二是打好碧水保卫持久战。部署开展葫芦河流域污染防治、河道“清四乱”整治和地下水规范管理等专项整治行动,分类治理入河排污口2160个、河湖“四乱”问题93个、地下水取水井8218眼。完成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风险排查,启动实施水源地规范化建设项目4个。三是打好净土保卫阵地战。严格落实农用地分类管理和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制度,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100%。严格管控农业农村面源污染,完成实施26个行政村农村环境整治和2条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全市废旧农膜回收、尾菜处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84.57%、53.7%和83.84%。

  (四)坚持项目引领,绿色发展成色不断提高。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暨城市更新行动,加快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加快补齐城乡环保基础设施短板。2023年争取到位中省环保专项资金1.17亿元,完成平凉海螺水泥公司2条生产线超低排放改造等污染减排项目45个。成功申报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三年获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1亿元,2023年实施海绵化项目138项。不断完善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实施污水管网建设和雨污分流、错搭混接管网改造42.92公里,全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9%以上。率先推行全域垃圾闭环处理,形成了以崆峒区海创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和庄浪县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为中心,辐射全域的城乡垃圾焚烧处置体系。谋划储备生态环境保护项目102个,概算总投资123.08亿元,其中总投资19.94亿元的静宁县葫芦河生态综合治理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EOD项目成功入选国家EOD项目储备库。

  (五)强化源头防控,生态安全屏障持续筑牢。全力推动“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运用和动态更新,严控高耗能、高污染项目落地建设。出台平凉市生态环境领域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服务保障措施20条,先后三次下放环评审批权限,审批时限全部压缩至法定时限1/4。全面加强排污许可证核发和监管,累计核发、登记排污许可1581个,基本实现固定污染源全覆盖。积极推动“无废城市”建设,不断加强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累计转移利用处置危险废物0.91万吨,收集处置医疗废物782吨。先后开展生态环境领域安全生产排查整治、尾矿库环境风险隐患专项检查,承办“环保使命·2023”甘肃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水环境应急“一河一策一图”方案编制有关经验做法被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工作简报》充分肯定和推广。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习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紧扣全域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目标牵引,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整改中央第三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为抓手,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协同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乡村生态振兴、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等重点工作,全力加快美丽平凉建设,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媒体记者朋友关注、支持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谢谢大家!

  甘肃日报记者提问:市生态环境局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

  朱福林:谢谢你的提问,2023年以来,平凉市生态环境局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认真开展“三抓三促”活动,制定了《全市生态环境系统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重点工作配套落实方案》,成立了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工作专班,以转变职能为核心,加大创新力度,努力打造生态环境系统一流营商环境,以行政许可审批大提速促进“强工业”战略的加快推进,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助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我们的主要作法是:

  一是着力推动“放管服”改革向纵深发展。制定了《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加快环评审批促进项目落地建设的通知》,从科学评估、调整市县环评审批权限入手,提出了24条加快环评审批、促进项目落地建设的措施。对建设项目环评实行“容缺受理”和“一次性告知”制度,对部分建设项目环评采取告知承诺制审批,除法律法规规定之外,不设置任何形式的环评审批前置条件。进一步提高审批效能,报告书(表)审批时限压减为法定时限的1/4,分别为15个工作日和7个工作日。

  二是规范完成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着力规范环评审批程序,严格执行环评审批“两公示、一公告”制度,2023年截止11月底,全市共审批建设项目环评141个。积极为全市重大项目建设服务,确定专人联系,及时准确掌握省、市列重大项目基本信息和环评编制、审批进展情况。提前介入指导建设单位优化选址、选线;指派专人多次赴省生态环境厅沟通协调,使新安煤矿、平庆铁路、庄浪垃圾焚烧发电、大柳煤矿后环评等一批重大项目通过了省厅审批。

  三是推行监督执法正面清单。修订印发《平凉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清单(2023年版)》,修订后的行政强制事项18个,行政处罚事项154个,严格按照“双随机一公开”开展行政执法活动,杜绝超越权责边界开展执法。同时,建立了《2023年平凉市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企业名单》,筛选信用信息良好的甘肃虹光电子有限公司等15户企业纳入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实行差异化执监管。

  四是加强环境信用体系建设。率先制定了《平凉市生态环境社会化第三方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建立完善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与联合惩戒机制,引导涉及环保的第三方咨询单位自觉恶意竞争、市场垄断、超出技术能力承揽业务等行为。截至11月底华体汇体育首页,全市纳入环保信用评价系统的企事业单位共482家。按季度开展环评文件核查,严厉打击环评文件照抄照搬、弄虚作假等违规违法行为,全面落实“一处失信,全国受限”的跨地区失信惩戒机制。

  甘肃广播电视台记者提问:目前平凉市生态环境信访投诉渠道有哪些?有关事项办理情况如何?

  高淑霞: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有关全市生态环境信访投诉办理情况由我作简要介绍。平凉市生态环境信访投诉渠道主要有:“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环保举报热线、信函、电子邮件、政府网站、政务微博、微信公众号等途径,形成环境信访“集中受理、分、跟踪管理”新模式,构建起解决群众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大平台、大数据、大系统”,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进行投诉举报和监督,积极引导群众正确行使权利,依法逐级理性地反映诉求、解决问题。我们受理范围主要为工业企业大气、水、噪声、固废环境污染等事项,核与辐射污染环境的举报事项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属于生态环境部门受理的其他举报事项。环境信华体会体育app下载访事项办理实行受理、登记、转办、督办、办结回复、满意度调查等全链条闭环管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走路”,有效化解环境矛盾纠纷,保障人民群众合法环境权益。对于查证属实的实名举报,按规定给予奖励。

  截至12月20日,全市共受理生态环境信访投诉问题155件。按投诉渠道分类:电线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环保投诉热线件,网络(政务网站与两微一端)89件,省厅转办4件,来信13件,来访3件。按污染类型分类:涉及水污染类22件、大气污染类61件、噪声污染类44件(其中:工业企业噪声22件、社会生活噪声11件、交通运输噪声2件、建筑施工噪声4件)、固体废物污染类8件、畜禽养殖污染类10件、土壤污染类1件、其他污染类9件。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均为100%,群众满意率为98%以上。对其中的1件实名举报事项进行立案查处,奖励举报人1000元。

  中央第三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甘肃以来,共向我市交办群众举报问题88件(其中:来电59件、来信29件),从问题类型看,涉及水污染类18件,大气污染类15件,土壤污染类19件,噪声污染类19件,生态破坏类14件,核与辐射污染类2件,其他污染类1件。截止目前,已按时限要求阶段办结7件,已验收销号办结40件。其他41件群众举报问题各县(区)正在按照相关程序办理。

  平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提问: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严密防控环境风险”。请问我市环境风险形势的总体状况?以及在环境风险防控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郭志峰:感谢你对环境风险防控方面的关心关注,近年来,我市华体会体育app下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生态环境安全形势总体可控,但我市结构性和布局性环境风险短期内难以根本化解,以公路货运为主的运输结构没有根本改变,泾河和葫芦河均为跨省界河流,我市水环境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我市在环境风险防控方面坚持底线思维,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一是不断优化工作机制。将水环境风险防控作为重点,不断巩固和深化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陕西省咸阳市和宝鸡市、省内的天水市和庆阳市的上下游水环境应急联动工作机制,市级层面以召开年度环境应急联席会议为抓手,落实信息共享和应急资源共享,同步实现“联防联控”和“早发现早处置”。二是不断完善预案体系。在全面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基础上形成了由市级和各县(市、区)政府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工业园区(集中区)预案、水源地专项预案、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组成的环境应急预案体系。全市306户环境风险企业实现了环境应急预案全覆盖,其中重大环境风险源1户,较大环境风险源20户,一般环境风险源285户。在全省率先将县(市、区)政府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纳入平安平凉建设年度考核指标,严格考核兑现,有力推动了生态安全防控工作机制建设。三是不断深化排查整治。坚持“市局督查、分局检查、企业自查”工作机制和方法,坚持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双随机一公开”专项执法检查,以集中式饮用水源地、道路交通运输和重大环境风险企业环境安全为重点,聚焦河流湖泊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居民集中区和各类环境敏感区,对化工、医药制造、重点企业及所属尾矿库(工业渣场)环境风险隐患进行全面排查整治,对发现的环境风险隐患问题,印发督查通报,向各县(市、区)政府、平凉工业园区(高新区)管委会交办环境风险排查整治工作清单,逐项提出了具体的整改时限和要求,实行挂账销号,有效防范和遏制了生态环境安全事故的发生。四是不断提升能力水平。加强省级、市级、工业园区(工业集中区)环境应急物资库建设,储备与各辖区环境风险形势相适应的环境应急物资,持续开展“以案促建  提升环境应急能力”专项活动,组织进行“提升责任意识、加强队伍建设、增强应急能力”专题研讨,扎实编制重点河流“一河一策一图”环境应急工作方案,结合泾河流域实际提出了“以支流控制干流”水环境应急拦污控污策略,受到生态环境部的高度认可。五是坚持做好应急值守。全市生态环境系统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带班和24小时三级值班值守制度,在节假日、重大活动、敏感节点以及极端天气自然灾害期间实行零报告制度,及时准确向市安委会和省生态环境厅报送生态环境领域安全生产和相关突发事件信息,确保责任落实到岗到人,坚持做好“打赢化险为夷、转危为安战略主动战”的各项准备。

  主持人: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问答环节就到这里。后面,我们还将陆续发布全市生态环境保护热点情况,希望媒体记者朋友们一如既往地关心关注支持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联系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联系电话:400-123-4567

E-mail:admin@eyoucms.com

服务热线:13800000000

扫一扫,关注华体汇体育

Copyright © 2012-2023 华体汇APP下载(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渝ICP备2023006151号-19HTML地图 XML地图txt地图 | 渝ICP备2023006151号-19